鑄鋼止回閥的缺陷補焊方法共探討!
在工業(ye) 管線承壓閥門中,鑄鋼止回閥由於(yu) 其成本的經濟性和設計的靈活性,受到廣泛運用。但是由於(yu) 鑄造工藝受到鑄件尺寸、壁厚、氣候、原材料和施工操作的種種製約,鑄件會(hui) 出現砂眼、氣孔、裂紋、縮鬆、縮孔和夾雜物等各種鑄造缺陷,尤以砂型鑄造的合金鋼鑄件為(wei) 更多。因為(wei) 鋼中合金元素越多鋼液的流動性越差,鑄造缺陷就更易產(chan) 生。因此,缺陷判別和製訂合理、經濟、實用及可靠的補焊工藝來確保補焊後的閥門符合質量要求已成為(wei) 閥門冷熱加工共同關(guan) 注的問題。
鑄鋼止回閥的補焊方法分析:
1.要求
對奧氏體(ti) 不鏽鋼鑄件進行補焊時,要在通風處,使之快速冷卻。對珠光體(ti) 低合金鋼鑄件和補焊麵積過大的碳鋼鑄件則應選背風處或用擋風板遮擋,避免快冷造成裂紋。補焊一個(ge) 堆層的,補焊後應立即清除藥渣,並沿缺陷中心向外均勻地錘擊,降低補焊應力。若補焊分幾層進行(一般3-4mm為(wei) 一補焊層),則每層補焊後均要及時清除藥渣和錘擊補焊區域。如在冬季施焊,ZG15Cr1Mo1V類的珠光體(ti) 合金鋼鑄件,每補焊一層還應用氧-乙炔反複加熱,再迅速補焊,以避免產(chan) 生焊接裂紋。
2.焊條處理
補焊前,應首先檢查焊條是否預熱,一般焊條應經150-250℃烘幹1h。預熱後的焊條應置保溫箱中,做到隨用隨取。焊條反複預熱3次,若焊條表麵藥皮有脫落、開裂和生鏽,應不予使用。
3.補焊次數
承壓鑄件,如閥門殼體(ti) 經試壓滲水,同一部位一般隻允許補焊一次,不能重複補焊,因為(wei) 多次補焊會(hui) 使鋼中晶粒粗大,影響鑄件的承壓性能,除非鑄件可以在焊後重新進行熱處理。其他非承壓同一部位的補焊,一般規定補焊不超過3次。同一部位的補焊超過二次的碳鋼鑄件,焊後應作消除應力處理。
4.補焊層高度
鑄件的補焊高度一般高出鑄件平麵2mm左右,以利機加工。補焊層太低,機加工後易露出焊疤。補焊層過高,費時費力費材料。
友情鏈接: